联发科长期将环境永续纳入经营核心,在建筑工程中导入生态工法,保留原生种并建立多样栖息空间,并推动乔木栖地与褐根病整治计划,以减少施工对自然的影响。例如,高铁新竹站新大楼动工时,将百年榕树与「十三甲伯公庙」完整保留,未来所有新建工程皆以取得绿建筑与智慧建筑标章为目标,持续降低碳足迹。

联发科每年举办「智在家乡」社会创新竞赛,支持具生态保育实践力的团队,例如「亿棵树」(可澍科技)运用卫星影像与AI将森林数据化,提升管理效率,协助企业强化ESG成效;「绢毛鸢尾」(野人谷生态顾问)则透过环境教育与文创推广,持续进行各地生态资源调查,落实生物多样性保育。

在供应链端,自2018年起,联发科透过供应商大会颁发ESG奖项,并于2022年推动供应商向净零、减废、循环及绿色制造迈进。同时发起「Go Green」活动,鼓励员工落实垃圾分类、自备环保餐盒与植树等行动。2023年家庭日举办永续路跑,认养2,000棵树苗,并在竹北新月沙湾实地种下660棵,以实际行动呼应2050净零排放。

联发科志工社亦响应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计划,参与受威胁植物复育,担任生态解说志工,将正确的生态保育知识传递给大众,并强调资源永续共享的重要性。公司认为,唯有更多人了解自身行为对自然的影响,才能推动正向改变。因此不论是企业建筑、供应链管理、创新竞赛或员工活动,联发科皆将生态保育纳入其中,逐步提升同仁与合作伙伴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与实践。

联发科强调,推动生物多样性需要社会共同参与,唯有更多人具备保育意识,才能形成正向循环,真正实现自然永续的目标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博通宣布VCF 9.0扩展AI功能 携手辉达、AMD打造私有云生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