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2条款调查是什么?为何影响半导体
根据经济部国际贸易署说明,232条款系依据美国《1962年贸易扩张法》第232条进行调查,判定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危害美国国家安全,调查机关为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(BIS),须在启动程序后270天内向总统提交报告,总统有权采取调整措施,包括加征关税、设限配额,或祭出其他非关税手段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(Howard Lutnick)已于7月27日宣布,将于两周内公布调查结果,最快8月10日出炉。
川普第一任期曾动用232条款对钢铝分别课征25%、15%关税,第二任期则进一步将钢铝税率调升至50%。今年4月亦以国安名义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%关税,推动制造业回流。此次针对半导体及制造设备、电子产品、药品、关键矿物,以及7月针对多晶矽与无人机等,展开国安调查。

台湾搭上AI浪潮,贸易逆差却成致命伤
美国总统川普(Donald Trump)多次指控台湾抢走美国晶片生意,并声称台湾应该交保护费,近年来在AI浪潮推升下,台美科技产业深度合作,但随著川普对晶片法案补助有意见,更以关税威胁厂商赴美投资,台积电亦在川普第二任期之初的3月,宣布扩大对美投资1000亿美元,连同亚利桑那原投资案,总额达1650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美国AI基础建设也逐步成形,辉达(NVIDIA)宣布将投资5000亿美元于美国建设AI资料中心,并由台积电、鸿海、日月光、纬创、广达、英业达等台厂协力打造。
主计总处数据显示,受AI与新兴科技驱动,2025年第二季GDP年增达7.96%,其中出口年增率以美元计高达34.06%,商品与服务实质输出更成长35.10%。在美对等关税实施前,客户备货力道明显增强。
根据美国官方资料,2024年美国对台贸易逆差高达739亿美元,台湾为美国第七大逆差来源国,逆差额更较前一年478亿美元大幅增加。今年4月2日对等关税公布后,中经院长连贤明就分享网路发现,台湾对等关税税率居然是「台湾对美逆差/美国自台湾进口金额」再除以2,这也使得台美科技产业持续密切,反而成为川普课征关税的理由,因为川普更在意的是美国与贸易伙伴的逆差问题。
据统计,台湾约70%对美出口商品属于ICT产业,法人分析指出,尽管台湾半导体直接出口美国仅占4.5%,但资讯硬体产品却有逾6成销往美国,虽一定程度反映台湾在AI时代的重要地位,台美贸易关系更为紧密,却也遭到川普盯上出手。

行政院说还在谈,法人观点一次看
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于3日率团返台,表示目前20%对等关税为暂时性措施,仍持续磋商中,并确认将与半导体及232条款调查议题一并协商。尽管无法赶在8月7日税率实施前达成协议,但已安排后续会议。行政院预计于7日通过930亿元产业因应关税特别预算案。
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李镇宇表示,台湾20%关税乍看比日韩15%高,但是日韩要做很多让利,包括投资美果与开放市场,对台湾来说,232条款调查对半导体产业更重要,因此谈判团队说会把关税与232条款调查一起谈,从谈判逻辑来说是还谈得不错。
PGIM保德信高成长基金经理人廖炳焜表示,此次对等关税不适用于关税豁免清单与总统备忘录新增项目,台湾主力输美产品如半导体、伺服器、药品原料等皆未纳入,影响有限。真正变数仍是232条款结果,台湾能否争取到优于韩国、欧盟的优惠关税待遇才是关键。
野村投信国内股票投资部主管姚郁如指出,虽AI伺服器相关零组件成本上升,但仍低于美国本土制造成本,加上台厂积极布局美、墨,有助分散冲击。中长期来看,AI与高效能运算(HPC)需求强劲,台湾供应链地位稳固,若短期股价受利空修正,反成布局机会。
国泰投信产品研究发展部协理杨正豪则指出,20%税率不适用于豁免清单,实际受影响仅为台湾对美出口的25.2%。他强调,台湾可凭产业完整性与技术优势争取更佳待遇。协商建议包含:一、强化对美投资争取免税通道;二、扩大军售与能源采购;三、就美对台6.5%平均关税中税率高达9–17%的特定项目(如运输工具、食品)进行优先谈判。
延伸閱讀:20%关税冲击台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