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研院董事长、台湾云端物联网产业协会理事长吴政忠在22日出席「台湾AI机器人产业大联盟」成立大会时表示,人形机器人是台湾科技产业迈向兆元应用的关键布局。为此,台湾云协成立「人型机器人SIG」平台,将以解构技术与生态系」、市场定位与需求定义、分工合作与共创做为三大策略,推动ICT与机械产业的跨域整合。
在先前台积电法说会,有法人提问人形机器人是否将于今年或明年贡献营收,魏哲家表示「还太早了」,因为人形机器人系统整合相当复杂,大部分应用场景可能会率先出现在医疗产业。他指出,人形机器人不仅需要AI演算能力,更需整合影像、视觉、温度等多样感测器,资料需即时回传至中央处理器(CPU),再加上与人互动的需求,使其系统设计与应用更具挑战性。
不过,魏哲家透露,曾与一位同时涉足电动车与机器人领域的客户交流,该客户直言:「电动车不算什么,真正能改变未来的是机器人」,并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将是电动车的十倍,魏哲家回应:「我也期待那天的到来。」
辉达方面,执行长黄仁勋在GTC大会上提出实体AI(Physical AI)战略蓝图,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。辉达推出结合Omniverse与Cosmos的训练平台,并发表Isaac GR00T N1开源模型,加速机器人AI训练,目标建立如同CUDA般的领先优势。根据TrendForce预估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产值将于2028年接近40亿美元,整体机器人市场在2030年将达950亿美元,美中两国预计将于2028年后快速成长。
相关新闻:AI新十大建设力挺!政府推动机器人国家队 百亿培育国际级独角兽

台湾厂商也开始布局完整供应链,根据拓朴产业研究院整理,从心智层到动力层的四大系统皆有代表性业者参与:
心智层(决策处理):所罗门(2359)、广明(6188)、研华(2395)、佳能(2374)、联发科(2454)、慧友(5484)。
感测层(数据搜集):大立光(3008)、亚光(3019)、扬明光(3504)、光宝科(2301)、同欣电(6271)、利永环球。
运动层(关节活动):优士特精密、上银(2049)、诠丰、泓记精密、直得(1597)、大银微(4576)。
动力层(整机运行):台达电(2308)、拓凯(4536)、双鸿(3324)、奇鋐(3017)、直得(1597)、利电电机。
除上述业者外,佳世达(2352)旗下罗升(8374)、和椿(6215)、颖汉(4562)、高锋(4510)、彬台(3379)、昆盈(2365)、正崴(2392)、泷泽科(6609)、宇隆(2233)、圆刚(2417)等,也陆续跨入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,或提供零组件与模组解决方案,成为市场关注的机器人概念股。
黄仁勋先前强调,各国都应打造自己的AI产业与基础设施,并指出机器人将成为下一场工业革命的核心,对台湾在AI转型、站稳全球产业中心位置充满信心。相较于其他国家,台湾在感测与运动控制零组件领域具备高度弹性与精密制造优势。随著从生成式AI、代理AI进入实体AI,未来台厂可「化零为整」,配合官学研整合现有资源,发展模组化机器人与整机平台,抢占实体AI全球红利,强化台厂国际竞争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