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1月,川普与软银董事长孙正义、OpenAI执行长Sam Altman一同现身白宫,宣布启动「星际之门」,初期承诺立即投入1000亿美元,预定至2029年前总投资达5000亿美元,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AI基础建设专案之一。然而,半年过后,该计划仅设定于今年底前在俄亥俄州启动一座小型资料中心,与原先声称的超大规模愿景形成明显落差。
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导,Sam Altman近来积极布局AI算力资源,未待星际之门具体落实,已自行与甲骨文(Oracle)及CoreWeave签署大型资料中心协议。其中与甲骨文的合作,预计三年内将为OpenAI提供4.5吉瓦(GW)运算资源,年支出超过300亿美元,这一规模相当于OpenAI年预估收入的三倍,并足以支撑全球数百万户家庭所需电力。该协议也使OpenAI几乎达成年初宣示的5GW资料中心建设目标,尽管其是否隶属于「星际之门」仍存争议。
面对OpenAI的行动,孙正义依旧表态支持。他在2月时与OpenAI再次宣布,双方将各自出资180亿美元作为星际之门的起始资金,由孙正义担任董事长,OpenAI则负责营运与技术规划。双方亦曾点名甲骨文与阿联酋国有AI投资机构MGX为合作伙伴,但具体合作细节与出资比例至今未有明确公开。
知情人士透露,双方分歧主要集中于是否优先选用软银关系企业SB Energy所拥有的场地进行建设。此外,在资料中心设计、电力调度模式与资金架构安排上也各持立场。尽管「星际之门」商标由软银注册,OpenAI却将其与德州阿比林与丹顿两地的资料中心挂钩,这些案场实际上并无软银参与,使双方对于项目归属权产生模糊与争议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分析,当前AI基础设施投资如同19世纪铁路建设潮般席卷全球,各大企业为了支撑AI模型运算,需投入大量资金与庞大电力。即便AI商业模式尚未成熟,仍吸引许多科技巨头抢进。对孙正义而言,自2016年并购晶片公司Arm后,他便积极寻求在AI产业建立关键影响力。然而,过去在WeWork、Katerra等失败投资案例所留下的阴影仍未完全淡去,外界对其眼光与执行力始终有所质疑。
为回应外界关注,软银与OpenAI上周在东京举办的科技活动中以影片回应,声称双方合作仍在「同步推进」,计划共同建置总计10GW规模的AI资料中心网路,期望成为支撑人类未来数位需求的运算中枢。但Oracle执行长Safra Katz日前直言,星际之门尚未成形,这场5000亿美元的投资案要落地还有很大力气要推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