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据行政院主计总处行业统计分类定义,非酒精饮料业是指从事含酒精成分不超过0.5%饮料制造行业,涵盖茶类饮料、运动饮料、矿泉水、碳酸饮料、果蔬汁、咖啡饮料、其他非酒精饮料等产品。

经济部表示,近年我国非酒精饮料业产值呈稳定成长,我国非酒精饮料业在手摇饮店及咖啡店的高度竞争环境中,受惠先天包装饮料便利性优势,加上厂商在无糖、无人工添加物等健康诉求风潮下,持续研发新品吸引消费者,经济部统计近年产值稳定成长。今年1至4月受惠茶类饮料及咖啡饮料新品推出效应,带动非酒精饮料产值为185亿元,续增2.1%。

经济部统计处依据最新工厂校正及营运调查资料显示,112年台湾非酒精饮料业家数336家,主要以高雄市55家最多、占16.4%,其次依序为新北市43家、桃园市41家及台中市31家,前4大县市合计超过5成。

我国非酒精饮料以茶类饮料为主力,113年产值占比35.5%:依产品类别观察,因国人受茶文化深远影响,加上业者持续研发各种风味等创新产品,带动近年茶类饮料产值稳定成长,113年产值216亿元,占比35.5%,稳居各产品之首,年增8.3%,为推升非酒精饮料业创下历史新高的重要动力。

果蔬汁因业者推陈出新,加上国内餐饮业景气热络,带动果蔬汁需求增加,113年产值74亿元,占比12.1%,年增5.3%;碳酸饮料因业者推出无糖气泡水、高纤气泡饮、低糖汽水等多样化品项,加以强调添加电解质、维他命B群、膳食纤维等碳酸饮料,皆颇受消费者青睐,以致113年产值61亿元,占比10.0%,年增3.5%。

咖啡饮料则受现煮咖啡冲击,近年产值多呈负成长,113年产值58亿元,年减0.5%,占比下滑至9.5%。

经济部统计处表示,我国非酒精饮料进口以日本为主,我国非酒精饮料业主要以内需市场为主,近年内销比重逾九成,但业者为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选择及尝鲜心理,积极进口多元化饮料,113年进口金额215百万美元,年增5.2%。

若按进口来源国观察,则以日本31百万美元,占14.4%居各国之首,其次为泰国21百万美元,占9.9%,中国大陆及香港19百万美元,居第3位,占8.9%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债市震荡仍有投资契机!透过复合债灵活配置 应对川普关税风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