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量国际将在6/12至6/13举办「QIC生技医疗线上论坛(QIC Healthcare Forum)」, 将邀请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国及欧洲等地投资人,与台湾生技医疗公司进行对接,协助台湾生技医疗产业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曝光度,未来宽量国际将持续引进国际资本市场能量,协助台湾生技产业深化竞争优势,成长茁壮。

宽量国际资深顾问王冠然指出,台湾生技医药产业第一波浪潮出现在2008年前以学名药为主的老牌大厂,第二波浪潮则发生在2009至2019年多点开花的新兴生技公司,经过10年的洗礼与淬炼,在第二波浪潮中发展成功的生技公司,正引领著新一代生技新药公司向前冲刺,正式进入「第三波浪潮」。

根据王冠然的观察,第三波浪潮的生技公司有下列几项特点:

一、新生代的生技公司对于新技术与新治疗形式的接受度很高:从全球研发中的药品来看,传统小分子化合物占67%,其他33%分别为新一代的大分子蛋白质药物、核酸药物或细胞治疗,反观台湾,传统小分子药物占比明显较低,占58%,而大分子蛋白药物包括单株抗体、双特异性抗体、抗体药物复合体、融合蛋白,干细胞治疗与核酸药物则占到42%,这说明了台湾新一代生技公司在技术创新上不但与世界接轨,而且接收创新治疗形式的速度非常快。

二、为数众多的兴柜公司,将为台湾带来新一波的上市柜热潮:2008年以来上市柜生技公司由35家成长至133家,但近5年来上市柜速度逐渐放缓,相较之下,兴柜生技公司家数则有明显增长,目前已达99家,由于兴柜可以视为上市柜的前哨站,可以期待台湾资本市场将迎来新一波生技公司上市柜热潮。

 


台湾上市柜兴柜生技公司总市值也从2019年的230亿美金成长到2023年底的430亿美金,营收则从2019年的71亿美金攀升到2023年的97亿美金,尽管同期间台股表现也相当突出,但台湾生技指数受惠于个别公司表现亮眼,完成海外授权、成功拓展海外市场、并购有成及新产品进展顺利,表现因而超越大盘。

 


李鸿基表示,宽量国际4月至17日在新加坡举办第15届Taiwan CEO Week投资论坛,与会的24家公司中有6家是生技公司,包括3家新药开发公司、2家医疗器材公司以及1家生技保健品公司,国际机构投资人对于台湾新药开发的思路与技术印象深刻,也认为台湾医疗器材公司的创新营运模式极具潜力。

宽量国际策略长谷月涵(Peter Kurz)指出,台湾生技指数持续超越香港与美国,从2020年以来台湾生技指数表现亮眼,涨幅达62%,相较之下,美国那斯达克生技指数3年多来仅上涨14%,香港恒生生技指数则是下跌42%,近乎腰斩。

谷月涵指出,国际机构投资人过去对台湾生技业认识不深,但在香港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表现疲软下,台湾成为目光转移焦点,考量到宽量国际作为台湾生技公司与国际资本市场连结窗口,愿意与宽量国际长期合作探索台湾生技业投资机会。

目前宽量国际所追踪的60家台湾先进生技医疗厂商包括以下4大类:

一、新药开发:药华医药 (6446)、中裕新药(4147)、圆祥生技(6945)、浩鼎(4174)、合一(4743)、智擎(4162)、育世博(6976)、华安生技(6657)、康霈(6919)、水星(6932)、全福(6885)、台新药(6838)、昱厚生技(6709)、昱展新药(6785)、仁新(6696)、逸达(6576)、生华科(6492)、共信(6617)、汉达(6620)、安成生技(6610)、杏国(4192)、汉康、安立玺荣、宝泰生医。

二、专业设计制造代工:台康生技(6589)、保瑞药业(6472)、启弘生技(6939)、心诚镁(6934)、泰福(6541)、永昕(4726);医药原料: 台耀(4746)、神隆(1789)、双美(4728)、中化生(1762)、旭富(4119)、永日(4102)、北极星(6550)。

三、学名药:美时药业(1795)、国邑(6875)、永信(3705)、中化(1701)、晟德(4123)、东洋(4105)、杏辉(1734);高端医材: 巨旸(6981)、太医(4126)、邦特(4107)、五鼎(1733)、邦睿(6955)、互贵、瀚源、久方、博唯弘展。

四、通路、服务与保健品:大树(6469)、大学光(3218)、火星(7731)、承业医(4164)、丽丰(4137)、ABC-KY(6598)、宣捷干细胞(4724)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2024半导体大事回顾|辉达AI晶片将每年换代!带动液冷、HBM商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