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来的小朋友》剧情描述自小在台湾成长的Zane,习惯说国语,当母亲Ela要他第一次用印尼语上电台接受访问时,除让他感到紧张,更对自身的血缘与成长地文化的差异感到好奇,促使他开始对自己的「身分认同」有著更积极的探索,也成为《新来的小朋友》的拍摄灵感。该片从Zane的成长视角,看见台湾新住民的生活,以及两地文化的差异,片中Zane童言童语直率地说「台湾上公厕不用付钱」,让人闻之捧腹。
Zane 自小生长在台湾,并在双重文化中长大。他从小自认是一个台湾人,却随著年龄增长,开始对自已身份产生了好奇。母亲Ela服务于非政府组织(NGO),经常协助来自印尼、菲律宾、越南等地的移住者,协助安顿他们在台湾的生活。父亲 Ricky则在大学教书,一边忙于教学和学术研究,一边以自身经验引导 Zane 面对多元文化的成长。他们都想让 Zane 知道:这不仅是身份的认同,也是一种生活的选择。
同时拥有印尼与台湾文化背景的导演陈圣元,作品中常见跨文化、移民、身份认同等议题探讨。他费时七年拍摄的首部纪录电影《逆者》(The Road Less Traveled),就描述由金融业转向职业格斗选手的人生转折,曾获「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会」最佳提案奖等三座大奖。这次他因为拍摄一系列印尼新住民的纪录短片,因缘际会认识了10岁的 Zane,以及他很特别的中产家庭,成为陈圣元拍摄第二部纪录电影《新来的小朋友》的灵感来源。
《新来的小朋友》温馨描述一个关于「家」与「家人」的故事,正向展现台湾新住民的成长、学习与生活,也侧写台湾家庭与学校的教育。除主角Zane大受观众喜爱,电影更促进台湾与印尼观众的对话与理解。最可爱的是,片中电台主持人问Zane倒底台湾和印尼哪里才是他的家?Zane的妙答「有爸妈的地方就是家」真挚可爱,不仅瞬间吸引观众贴近他的成长世界,也让人感受到这股在台湾社会正萌芽待发的「新」力量。《新来的小朋友》将于10月31日在台正式上映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