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礼德是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导演之一,也是国际影坛尊崇的历史见证者。他的创作长期关注历史创伤、记忆与正义。潘礼德出生于柬埔寨金边,少年时期亲历红色高棉政权的暴政与大屠杀,家族成员大多在劳动营丧生,他在逃亡途中辗转抵达法国,进入巴黎电影学院(IDHEC)就读,他将毕生创作投入于记录与探讨柬埔寨历史伤痕,并透过影像呈现国家暴行对人民及人权的影响与社会的集体记忆。
潘礼德的作品曾入选坎城、柏林与威尼斯影展。2003年,他以赤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《S-21:赤柬杀人机器》震撼世界;2013年,则以《遗失的映像》(The Missing Picture)荣获当年坎城「一种注目」单元最高荣誉,该片亦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,是柬埔寨电影史重要的里程碑。
2017年,由好莱坞女星安洁丽娜裘莉(Angelina Jolie)执导的作品《弑父:柬埔寨女孩的回忆》(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),不但深获好评,更代表柬埔寨竞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,这部电影幕后的要角,正是担任电影制片人的潘礼德。
台湾国际人权电影节本次选映的《约见波布》是潘礼德最新作品。他以冷静而深入的手法,描写获准前往柬埔寨会见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布(Pol Pot)的三名法国记者的观察,揭开在祥和的农村田园表象下,令人不寒而栗的极权暴行,直指当权者对真相的镇压与遮蔽。潘礼德透过重构影像与叙事,让观众直视历史的矛盾,追问「我们如何面对权力者的谎言?」。该片除了在2025年代表柬埔寨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,也被知名文化评论网站Vulture评选为年度佳片。
台湾国际人权电影节策展人叶天伦表示,此次邀请潘礼德来台,不只是因为他的作品深刻警醒世人,极权不会只存在于过去,而是会持续影响著我们的世界,「更重要的是,让我们共同思考,如何从历史悲剧中寻找面对当下的勇气。」

潘礼德十年前就曾与台湾艺术家进行交流,当时与台湾乐手合作传统乐器音乐会;这次为了《约见波布》的后期工作,特别偕同剪辑师马修来台剪辑,并由杜笃之的「声色盒子」制作音效,并在北艺大以交响乐进行录音。
第三度来台的潘礼德,此行也将为9月26日即将在台湾戏院正式上映的《约见波布》进行宣传;而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配合潘导演访台,将特别放映他的经典作品《S-21:赤柬杀人机器》与《遗失的映像》(9月21日、26日及28日),欢迎影迷们把握机会入场观看。
「2025台湾国际人权电影节」主影展将于9月19日至10月12日在台北、高雄两地举行,「聚落串联活动」已开放报名,欢迎全台各地关心人权的公私立学校、人权团体、展演空间等单位踊跃报名,加入放映行列。主影展索票讯息、场次表与聚落串联办法,请参见电影节官网及2025台湾国际人权电影节Facebook粉丝专页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