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MI Cloud表示,亚洲AI需求正暴冲,无论企业导入AI、政府推动在地算力平台,都让「本地可控」的高密度运算能力成为关键竞争力。此次在桃园打造的AI工厂将采用辉达最新Blackwell GB300系列晶片,部署超过96座高密度机架,共7,000颗GPU,推演能力逼近每秒200万Token,运算规模达1GW级别。公司强调,这将不是一般的资料中心,而是能够「持续生产智慧」的AI基地。

执行长叶威延指出,台湾具备半导体、系统工程与制造业优势,「AI工厂」本质上更像一座产线,目标是让模型能在地「训练、微调、部署、推论」于同一条生产链完成。为因应庞大的建置需求,GMI Cloud正向多家台湾银行筹措4亿美元贷款,并预计再募资2亿美元,以支应后续扩张。

GMI Cloud成立于2021年,原本提供比特币算力节点,2023年正式转型为AI云端基建公司,强调「GPU即服务」,提供GPU租赁、丛集引擎到推论引擎的一站式能力。此次行动也获得科技产业高度关注,多家半导体、电信与金融代表皆出席媒体会议,包括NVIDIA、趋势科技、WiAdvance、中信银行及台湾大哥大等,共同讨论AI工厂对国内产业链的意义。

NVIDIA指出,全球产业都在进入「AI生产化」时代,企业不再思考要不要导入AI,而是「导入的速度」。GMI Cloud在台布局有望成为区域基础建设的核心,协助台湾企业在本地完成高敏感性、高即时性的AI流程,降低跨境运算风险。

业界指出,台湾制造、能源、电信与金融等领域都面临AI大规模导入的压力,包括预测性维护、数位双生、网路安全模拟、工业视觉与AIoT部署等,都需要高频率、低延迟的本机运算。随著AI工厂启用,未来国内企业将能缩短AI导入周期,加速模型在地微调与部署,并提升资料主权。

GMI Cloud的桃园AI工厂将于2026年3月正式上线。届时政府与多家企业也将同步启动第一波试点,包括能源最佳化、网路安全模拟、工业AI视觉与电信网管推论等实际负载,将成为台湾AI基础建设迈向「生产级」的重要里程碑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快检查!LINE示警:少了这一步帐号恐救不回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