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伟冰表示,小米17不只是常规升级,而是在手感、影像与性能等面向都有突破。他指出,「7」对小米来说是个幸运数字,从SU7电动车、YU7智慧车款延伸至此次手机命名,代表品牌信念与决心,「这次我们选择用『小米17』来呼应这样的理念。」只是回顾过往,小米在2018年推出小米8时,曾跳过「小米7」命名,引起市场热议。

面对与苹果的比较,卢伟冰坦言,虽然在某些领域仍与iPhone有差距,但小米在某些方面却也已经超越。他进一步透露,在未来五年战略中,小米将正式以与苹果「正面交锋」为目标,展现品牌企图心。

既然这次要对比iPhone 17系列,那么是否也会推出如iPhone Air的轻量化Air版本?卢伟冰表示目前「没有,但正在观察」,同时也向网友征询意见:「如果推出Air,是否愿意为了更轻薄的手感牺牲一些功能?」

谈到即将登场的小米17 Ultra,最大亮点是背面的互动萤幕设计。卢伟冰解释,当前市面上的手机正面设计已经越来越像,因此希望透过背面空间做出差异化。他表示,这块互动萤幕是斥资10亿元打造,与正面一样采用龙晶玻璃,并有金属边框强化,整体结构成本极高,更强调:「完全不用担心摔坏或耗电问题。」

卢伟冰在直播中揭露,小米17 Ultra背面互动萤幕斥资10亿元打造,强调用料顶规、结构复杂。卢伟冰微博
卢伟冰在直播中揭露,小米17 Ultra背面互动萤幕斥资10亿元打造,强调用料顶规、结构复杂。卢伟冰微博

除了互动性,卢伟冰也指出,小米17 Ultra的背面萤幕是从当时11 Ultra的单向视觉传递,进化到现在能与用户双向互动,设计概念与Apple推出iPhone Air一样,属于品牌对新型态手机体验的探索与实验尝试。

至于占用背面空间是否会影响电池容量?他直言:「不仅没缩水,电池还比前代更大。」他说这次小米首度采用L型新电池,结构更复杂但也更有效率,是内部结构设计的重大突破。

最后面对其他品牌是否会仿效?卢伟冰语带自信地说:「他们可能会想跟,但跟不起,因为成本太高。」据了解,小米17系列将包含小米17、小米17 Pro与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,预计将于本月正式发表,完整规格与上市时程有望近期揭晓。

小米17 Ultra首度导入全新L型电池结构,强调在保留背面互动萤幕的同时,电池容量不减反增。卢伟冰微博
小米17 Ultra首度导入全新L型电池结构,强调在保留背面互动萤幕的同时,电池容量不减反增。卢伟冰微博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vivo预告:X300 Pro将成为安卓影像最强旗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