飨飨食物中毒暴增至53人!卫福部介入调查 「没有新增个案」才可复业
【记者张彩茜/台北报导】高人气吃到饱自助餐「飨飨」微风信义店爆出集体食物中毒案件,短短几日就医人数不断攀升,北市卫生局截至今(9日)下午4时,医院通报累计达53人,卫生局会同卫福部疾管署以及食品药物管理署,前往店家进行腹泻群聚疫情流行病学调查。此外,业者已提出改善报告,但至少需再观察24小时,如果都没有新增通报个案,才会同意复业。
【记者张彩茜/台北报导】高人气吃到饱自助餐「飨飨」微风信义店爆出集体食物中毒案件,短短几日就医人数不断攀升,北市卫生局截至今(9日)下午4时,医院通报累计达53人,卫生局会同卫福部疾管署以及食品药物管理署,前往店家进行腹泻群聚疫情流行病学调查。此外,业者已提出改善报告,但至少需再观察24小时,如果都没有新增通报个案,才会同意复业。
【记者黄泓哲/综合报导】知名吃到饱餐厅「飨飨」信义微风店近日爆发疑似食物中毒事件,原先通报59人送医,如今病例扩大至77人。根据卫福部疾管署今(14)日公布的检验初步报告,已有9名患者确诊感染诺罗病毒。发言人曾淑慧表示,这些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呕吐、腹泻、恶心、发烧与腹胀。疾管署已采检约73名个案,其他检体仍持续检验中。
【记者张彩茜/台北报导】「飨飨」集体食物中毒案,由于24小时内无新增就医人数,业者已于本月12日下午餐时段复业,同时飨宾集团于昨(13日)晚回复北市府3点声明,其中提到将给付慰问金、医疗或补偿等费用,以及无法用餐者退还2倍订金。
【记者张彩茜/台北报导】台北市信义区的人气连锁吃到饱餐厅「INPARADISE 飨飨」爆出顾客集体食物中毒事件,医院通报共计59人就医,其中9成的人食用过生鱼片、干贝或生蚝。台北市卫生局今(13日)表示,采集检体需进行微生物培养,检验结果需1至2周出炉,如经判定为食品中毒,可处6万到2亿元罚锾。此外,由于24小时内无新增就医人数,业者已于昨日下午餐时段复业。
【记者黄泓哲/综合报导】台北市知名自助餐厅「飨飨」微风信义店日前爆发食物中毒事件,截至目前已累计59名用餐顾客出现不适。台北市卫生局今(12)日表示,经审核业者提出的改善措施并确认合格后,已核准业者自今日上午9点起复业。不过,相关检体检验结果仍需1至2周才能完成,卫生局将依检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做出最终判定,若确认属于食品中毒事件,将依《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》规定对业者开罚6万至2亿元罚锾;北市府也已要求飨宾集团应先行支付医疗费用并退还餐费,同时研议完整赔偿方案,飨宾集团表示明天(13日)就会给出完整赔偿方案。
【江宜洁/综合报导】知名高级自助餐厅「INPARADISE 飨飨」爆发食物中毒事件,多名消费者1月5日、6日前往微风信义店用餐后,返家竟开始出现上吐下泻等不适状况,随后北市卫生局已勒令停业、飨宾集团也全面进行清消,截至昨(11)日医院通报就医人数已达59人,至于业者复业其中一条件则为24小时内无新增人数。最新消息,飨宾集团表示已于今(12)日上午8时已收到复业通知,并宣布将于下午餐时段重新启动营业。
【记者黄泓哲/综合报导】知名Buffet餐厅「INPARADISE飨飨」微风信义店近日爆发疑似食物中毒事件,引发社会关注。台北市卫生局自1月7日起陆续接获通报,截至今(12)日上午9时,累计已有59人出现不适症状,不过自昨日下午起无新增个案,加上店家已完成相关评估报告及改善精进作为,因此业者发声明表示今日下午餐启动营业。
【即时中心/综合报导】知名人气连锁吃到饱餐厅「INPARADISE 飨飨」疑似爆发食物中毒事件,多位民众于1月5日、6日,前往微风信义店用餐后,开始出现上吐下泻等不适状况,北市卫生局表示,截至目前为止累计通报已59人就医。一名网友在网路上痛批业者仅赔偿「800元+1000元礼券」,许多网友纷纷怒轰「送礼券也太没诚意...!」
【记者庄伟祺/台北报导】微风信义飨飨吃到饱疑中毒案今(11日)一早就有新进展,北市卫生局表示,再新增1名外县市通报个案,也是1月6日中午用餐,隔天凌晨就发病了!目前累计通报共计59人,并已受理5件消费争议案件。
【记者张彩茜/台北报导】飨飨食物中毒案持续延烧!北市府法务局今晚间(10日)表示,针对飨宾集团旗下餐厅「飨飨」用餐后身体不适事件,消保官邀飨宾集团到市府说明消费者后续相关权益问题。针对市府卫生局勒令「飨飨」微风信义门市停业期间,原先订位时向每位消费者收取的500元定金,飨宾公司已承诺会加倍返还定金。此外,北市卫生局截至今下午3时,累计共计58人就医。
【记者张彩茜/台北报导】食物中毒潜伏期还没结束!北市卫生局今(10日)针对台北市信义区的人气连锁吃到饱餐厅「飨飨」的食安事件,截至1月10日上午4时,医院通报共计56人,皆为本月5日至6日到店用餐的顾客,卫生局会同卫福部疾管署以及食品药物管理署,前往店家进行腹泻群聚疫情流行病学调查。另外,卫生局表示,业者已提出改善报告,但没有新增通报个案,才会同意复业。